各市开放大学、社指中心:
为积极推动江苏省社区教育高质量发展,发挥社区教育积极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非遗文化传承活动,提升居民文化素养,促进社会文化建设,实现传统文化传承的机制和路径创新,江苏开放大学、江苏省社会教育服务指导中心拟举办2022年江苏省非遗传承技艺(剪纸)大赛。现将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宗旨
本次剪纸大赛旨在进一步推动“中国剪纸”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鼓励剪纸艺人创新传统技艺,弘扬民族文化,描绘美丽中华。
二、活动主题
本次剪纸大赛以“喜迎二十大 我心永向党”为主题,旨在以剪纸为载体,来记录社区居民在学习、生活过程中的美好,展示社区教育成果、居民学习瞬间和作品文化创意。
三、活动组织
本次活动由江苏开放大学、江苏省社会教育服务指导中心主办,南通开放大学具体承办。
四、活动要求
(一)参赛要求
1.参赛对象为喜爱、从事中国传统剪纸艺术创作的社区居民、社会机构等。
2.活动期间,各级开放大学、各级各类社区教育机构应与当地非遗保护中心等机构联合,举办各类相关讲座以及开展剪纸技艺实践指导,将“非遗传承技艺(剪纸)”相关活动送进校园、送进社区等,开展提高剪纸技艺的创作交流,吸引更多社区居民参与到非遗传承技艺活动中,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的深入开展和非遗技艺的传承。
3.作品要求是参赛者独立或合作完成的作品,不具有知识产权争议,创作设备、手法等不限。
(二)投稿须知
1.组织投稿
各市开放大学负责汇总本区域剪纸参赛作品,集体打包寄送至南通开放大学(江苏省南通市中远路169号),联系人:邵娜,手机:18862826555。
2.作品投稿
每人限报2件作品参赛,各社区、机构、工作室等人员参赛作品投稿时,请注明作品主题名称、地区或单位以及创作者姓名,每幅作品文件名处注明作品标题,同时提供作者个人资料及作品信息(word文档)。
(三)征稿细则
1.作品主题明确,传播正能量,体裁不限、风格不限。
2.参赛作品必须为作者原创,严禁抄袭或仿冒,作品须未发表过(未在书籍、杂志、报纸、网络上刊登发表)。
3.作品应具有时代特色,能反映民俗文化、时代风貌,题材应贴近生活、贴近社区,并且运用剪纸技艺手工制作,具有一定的艺术观赏价值,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
4.作品材质以纸为主,创作手法可通过剪纸、刻纸、撕纸等技艺表现,并结合新颖的表现形式进行呈现。作品可以进行装裱,但不能使用玻璃材质。
5.获奖名单将在“江苏学习在线”平台上进行公示,为期7天,在此期间接受社会监督、反馈。
6.对于获奖作品,主、承办单位有权在著作权存续期内,以复制、发行、展览、放映、信息网络传播等方式使用,不支付报酬。参加本次比赛即视为参赛者允许主、承办单位将作品用于大赛展览、社区教育公益宣传以及老年教育各类教学资源。
7.参赛者应保证其为所投稿作品的作者,并对该作品的整体及局部均拥有独立、完整、明确、无争议的著作权;参赛者还应保证其所投稿的作品不侵犯第三人的包括著作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等在内的合法权益。如发生争议,由参赛者自行承担。
8.不符合本征稿细则规定的,不得参加比赛。
9.本次活动不收取参赛费,不退稿,不退存储介质。投稿作品在邮寄、发送过程中损毁、灭失或迟到、未到的,相关损失及后果由参赛者自行承担。
10.本征稿细则解释权属于主、承办单位。凡投稿者,即视为其已同意本征稿细则之所有规定。
11.以赛促学,注重教学过程。各市在申报作品的同时应提交开展非遗传承技艺(剪纸)教育教学活动的支撑材料,以此作为组织奖评审的重要依据。
(四)征集时间
请各市开放大学按照文件要求于2022年9月10日前提交参赛作品。
(五)参赛办法
各地参赛者投稿作品统一提交至各市开放大学。
(六)评审方法
主、承办单位拟邀请省、市非遗传承保护机构等相关专家,在保证公平、公正的基础上对参赛作品进行客观评审。
(七)奖项设置
本次大赛设置一等奖6名、二等奖15名、三等奖20名、优秀奖若干名、优秀组织奖6名,对于获奖选手给予一定奖励,并颁发荣誉证书。
(八)宣传展示
获奖作品将在“江苏学习在线”平台上设置专栏进行宣传、展示。
江苏开放大学
江苏省社会教育服务指导中心
2022年4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