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社会教育工作座谈会在我校召开

时间:2025-03-10浏览:10

3月4日,全省社会教育工作座谈会在我校召开。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江苏省社会教育服务指导中心主任丁荣余出席会议并致辞,省教育厅校外培训监管与社会教育处处长殷雅竹主持会议,副处长张赟及各市县区教育局相关职能处室负责人共60余人参会,会议特邀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金莹教授作专题报告。

丁荣余代表学校对与会人员表示欢迎,并向省教育厅长期以来对学校社会教育事业发展的关心与支持表示感谢。他表示,此次会议为共商全省社会教育工作提供了良好契机。学校始终以“服务全民终身学习、服务江苏人民”为使命,坚持开放教育、职业教育、社会教育“三轮驱动”的办学格局,依托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优势,加快推进数智创新型大学建设步伐,增强全省社会教育、老年教育服务能力。他强调,省社指中心、江苏开放大学在省教育厅的指导下,有信心、有决心、有能力、有底气充分发挥社会教育“领军者”作用,走在前、做示范,切实推进全省社会教育工作蓬勃发展;积极落实部省两级关于“教育强国”“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教育数字化”的政策要求和发展方向,坚持“协同发展”,不断提升终身学习公共服务能力与水平;坚持“需求导向”,深化“智慧助老”、人工智能、绿色经济等领域培训项目,动态优化服务供给;坚持“数字赋能”,升级“江苏学习在线”平台,打造AI智能应用新场景,促进人工智能服务社会教育;坚持“江苏模式”的学分银行建设探索,实现学习成果全生命周期管理。

金莹教授以“人工智能驱动的社会教育变革:技术赋能与治理创新”为题,从技术内涵、多维影响、体系重构和政策创新四个维度,系统阐释AI时代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必然性。通过解析国内外教育数字化实践案例,论证了教育体系重构的紧迫需求。她就进一步推进教育数字化进程提出三大实施路径:一是强化顶层设计,构建标准化政策体系;二是加强数字领导力培训,重点提升骨干队伍的数字管理能力;三是搭建多方协同平台,推进教育主体与智能技术深度融合,构建“人机共育”新生态。

殷雅竹作总结讲话,她强调,面对城镇化加速与群众多元化需求,社会教育亟需转型升级。一是要强化顶层设计,通过系统调研明确新时代社会教育功能定位与发展路径,坚持“统筹协调、引导服务、规范监督”原则,夯实发展根基。二是要深化统筹协调,精准把握社会教育刚需与服务供给缺口,构建“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工作机制,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三是要探索“社会教育+”模式,发挥政策统筹协调优势,汇集多方公共服务资源,加速优质教学资源普惠共享。希望省社指中心、江苏开放大学充分发挥“领军者”作用持续发力,协同各地教育部门突破机制障碍。全系统应增强使命担当,以制度优化、资源整合和服务创新为抓手,加速构建社会教育转型升级新格局。

校领导刘贵友、杨羽分别带领与会人员参观了学分银行管理中心及资源建设中心,展示我校社会教育资源建设成果。社会教育处王权现场演示“江苏学习在线”数字大屏和数据驾驶舱。

各设区市教育局职能处室负责同志围绕社会教育工作现状及2025年工作计划,聚焦社会教育制度保障、阵地建设、队伍能力提升等展开交流研讨。

校领导刘贵友、杭祝洪、杨羽,江苏省社会教育服务指导中心副主任吴光林出席会议,校社会教育处、老年发展学院、信息化建设处相关人员参加会议。

(文:社会教育处综合管理科   图:宣传部 王济宇)